经典教学案例——让教师在启示中感悟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在一节美术课上,老师要学生画太阳,绘画一开始,小明便很快在纸上画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太阳,接着,他在众多的油画棒中选择了一支绿色的,开始涂了起来,而别的孩子都在用红色的油画棒给太阳穿衣服。于是老师走过去对他说:“小明,你画得不错,不过,太阳是红色的呀!你见过绿太阳吗?我看,还是用红色画太阳会更美!”说完,便去指导别的学生了。当老师再次回到小明身边时,见他还在涂绿太阳,便问:“你为什么用绿色涂太阳呀?”小明说:“夏天太热了,我喜欢给太阳穿上绿色的衣服,那样我们就会感到凉爽一点,不会感到热了。”老师恍然大悟,小明的想法多好呀,意识到刚才自己的教育行为使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于是便摸摸小明的头说:“你想得可真好,快给太阳穿绿衣服吧!”小明听了,显得不敢相信的样子,随后脸上展现了笑容,便拿起油画棒给太阳穿上绿色的衣服了。

    展示作品时,学生的作品千篇一律是火红的太阳,只有小明的绿太阳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富有创意。老师便请小明把自己的作品讲给大家听,小明开心极了,学生们听后,开始发表自己的想法:“老师,我要给太阳穿上蓝色的衣服!蓝色也很凉爽呀!”“老师,我要给太阳穿上五颜六色的衣服,和我们的衣服一样,那才漂亮呢!......”


    【评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以程式化的教育模式去限制学生,作出过多干预指导,把成人的想法强加于学生,强制学生写实,限制学生富有童趣的想象力,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倘若如此,将会使学生在学习中失去自我和主动表现自我的信心,丧失参与活动的热情,泯灭创造力。案例中教师前面采取的教育行为是以“像”为准,以自己审美要求作为标准,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内心感受,以至于学生被动地服从老师,作品出现色彩单一的现象。小明的想象完全合乎情理的,表现出他对夏天太阳的意愿。教师通过调整教育行为后,小明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情感上得到了满足,非常愉快地向同伴展示了自己的想象,从中获得极大的快乐。教师支持,小明的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他们也纷纷表达了自己富有童趣的想象。

    教师要成为学生活动的真正支持者,当教师面对学生幼稚的想法、“离谱”的思维时,不要急于做出对与错的判断,而应加倍关注学生的幻想和标新立异,让学生成为活动中的真正主人,教师在活动中真正支持学生真实意愿,欣赏他们,更要学会耐心倾听,也许,创新之泉便会汩汩而出。

    教师要做学生活动的引导者。新的课程标准提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倡导探究式学习习惯的养成,这就要求我们把学生从笼子里释放出来,还学生天性,给学生自由,并给予一定的引导。


    【思考】:

    1、教学要有程序,但不能程序化。反思自己或身边的同行在教学中是否过分依赖教案,出现硬拽学生进入预定轨迹的现象。

    2、结合自己的课堂,谈谈你对“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句话的理解。







    1楼2018-05-23 17:23:01
    (4)
    回复
  • 亲,去我的萌宝秀赞几个,有赞必回,谢谢

    22018-05-23
    (0)
    回复(0)
  • 刷新
  • 返回顶部

共有帖子数1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