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改变理论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以下是美国心理学家Noel Tichy(诺尔·迪奇)提出的行为改变理论,图里的3个区可以表示为你想学习的事物的等级:

    如上图,最里面一圈是“舒适区”, 对于自己来说是没有学习难度的知识,或者习以为常的事务,自己可以处于舒适心理状态。

    中间一圈,“学习区”或“最优焦虑区”对自己来说有一定挑战,因而感到不适,但是不至于太难受。

    最外面一圈,“恐慌区”,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太多的事务或知识,心理感觉会严重不适,可能导致崩溃以致放弃学习。

    对于一个人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处于“学习区”,学习具有适当挑战性的东西,一段时间后,“学习区”会慢慢变为“舒适区”, “舒适区”越变越大, 而一部分的“恐慌区” 也会相应变成“学习区”。

    一、走出舒适区不容易

    人如果总呆在同一个状态,自己的心理舒适区会停留在一定范围;走出去,尝试做些新鲜的事情,会扩大舒适区,同时让自己眼界变宽,应对变化的能力会更强,个人整体素质会更高。但是,走出舒适区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简单地说,舒适区是指活动及行为符合人们的常规模式,能最大限度减少压力和风险的行为空间。它让人处于心理安全的状态。很明显,人们会从中受益,如寻常的幸福感,低焦虑感、自在的状态,被缓解的压力等等。

    舒适区的提法可以追溯到一个经典的心理学试验。早在1908年,心理学家罗伯特·M.耶基斯和约翰.D.道森解释过,一个相对舒适的状态可以使行为处于稳定水平,从而得到较佳表现。但是,我们也需要有一个相对焦虑的状态,即一个压力略高于普通水平的空间。这个空间被称为“最优焦虑区”或“学习区”,它正好在舒适区之外。

    最佳焦虑区或学习区的提法不是什么新概念。任何鞭策过自己以达到新水平或者完成什么新任务的人都知道:当你真正挑战自己时,你所做出的成就会让人惊叹,不少研究成果都支持了这一点。但是,太多的焦虑和过分强调生产效率会导致过大的压力,会让人的行为表现迅速变差,这样就进入了恐慌区,它会逼自己过甚,反而适得其反,并且会导致人们认为挑战自己是件坏事,人们自然会倾向于恢复到焦虑感低,感到舒适的状态。这些内容足以解释为什么让自己跨出舒适区有多难!

    理性的看待,其实舒适区不是好事也不是坏事,它是大多数人趋向的一种自然状态。离开舒适区就意味着较高的风险和焦虑,它可以导致积极的和消极的结果,但也请不要把舒适区抹黑,不要觉得舒适区是让你裹布不前的绊脚石。我们的头脑里都需要一个让我们有较少焦虑感和压力的空间,这样当离开它的时候我们才能有所收益。所以,对于舒适区、学习区以及恐慌区的理解,并不是要说明舒适区就不好,任何一个区间状态都有它的价值!

    二、迈出舒适区的好处

    众所周知,“学习区”是让人精力和行为达到最佳状态的区域。尽管如此,“提高绩效”和“提高生产力”听起来也只是像“做了更多的事“。当人们愿意走出舒适区时,实际上会收获些什么呢?答案是,人们会变得更加有效率!人的舒适感会消灭生产力,因为没有了因期限和期望造成的不安,我们往往会心安理得,得过且过,会失去对多做一点、学点新东西的干劲和热情,也会陷入“工作迷茫”,用假装“忙”让自己呆在舒适区中,避免做新的事情。

    鞭策自己跨出舒适区可以帮你早些迈出步子,完成更多事情,找到更聪明、更有效率的工作方式,处理新的和意想不到的变化时人们将会感到更容易。布莱尼.布朗,休斯敦大学的研究教授曾经解释说:人们能做到的最糟糕的事情之一即自以为是的觉得恐惧和不确定性并不存在。

    人们以可控的方式冒一点险,挑战自己做通常不会做的事情,能从受控的环境中去经历某些不确定的东西,这样可以帮助自己快速成长,以适应新的环境变化。而且,一旦人们迈开前进的步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会更容易走出舒适区,人会习惯于这种最佳的焦虑状态,这种“有成效的不适感”会让人在表现变差之前,激发人们愿意走得更远。

    当人们挑战自己时,自己的舒适区会得到调整,人们会发现更容易让自己集思广益,利用创造力,以特有的方式鼓舞和教育我们寻求新经验,学习新技能和打开通向新知识的大门。尝试新东西可以让我们对老观点和新旧知识产生冲突的地方进行反思,并激发我们更多地学习和挑战惯有的成见,向只寻求同感、安全感的习性挑战。即使从短期来看,积极的、让人不舒服的体验也可以帮助我们集思广益,以新的视角看待老问题,让自己精力充沛地迎接挑战。

    对于一个人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处于“学习区”,学习具有适当挑战性的东西, 一段时间后,“学习区”会慢慢变为“舒适区”, “舒适区”越变越大, 而一部分的“恐慌区” 也会相应变成“学习区”。所以在选择学习活动、制定学习计划时,尽量让自己处在学习区,难度适中,既能提高,又不至于让自己过于紧张。

    体验式培训的主要目的就在提供经过精心设计的体验活动,协助学习者跳脱舒适区,进入不自在和不熟悉的领域,并在克服了焦虑感、压力和自我怀疑时,体验到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从舒适区进入学习区,发展出能够迁移到日常生活的觉察、知识与技能,从而让自己更加快速的成长。比如,让一群彼此陌生的人在一起快速的熟悉起来;让学习者站在20米以上高空的一根木头上,两端相隔1.2米,要从一端跳到一端等等体验,这些都是让学习者跳脱舒适区,促使学员进入学习区的体验活动。



    1楼2018-05-26 18:35:32
    (14)
    回复
  • 压力大 很累

    22018-05-26
    (0)
    回复(0)
  • 加油佳佳老师

    32018-05-26
    (0)
    回复(0)
  • 心理学太难理解了,也许什么事情都是过犹不及吧,哈哈哈

    42018-05-27
    (0)
    回复(0)
  • 刷新
  • 返回顶部

共有帖子数3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