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堂】从奇葩说到透明人,他教会所有人“什么是尊重”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被高晓松称“巨星”,93年的他却去了相亲角?睿博妹妹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位小众的人物,小众到没有看《奇葩说》或者《透明人》的人都不会认识他。他叫姜思达,睿博妹妹认为他是一个有思想的人。

    “身高差一公分都不行,必须是处女。”“长得好看没有用,这里就要京户、房子、车子。”

    北京阿姨搁下这句话转身离开,只剩姜思达一个人留在公园座椅上。他们不知道,现在坐在椅子上的是那个被高晓松称为“光芒四射的巨星,无可限量”的男孩子。他们不知道,在镜头里说的话几天后会被几千万网友听到。“相亲角的爸妈真的而是怪物么?”而现在,在《透明人》,姜思达为我们找到了答案

    我们喜欢思达,是因为他活成了我们想要却没有的样子。”《奇葩说》红了很多辩手,他算是其中最特别的一个。他在节目里穿貂、带红花;金马影后向他示爱,还惹哭了蔡康永,然而……

    然而这样一个,被高晓松称为“光芒四射的巨星,无可限量”的人,却在7月末的一天,出现在了北京中央公园,一个著名的相亲角。

    对,给自己相亲。

    一个人坐在公园角落的长椅上,安静地等待被检视;有百万粉丝的姜思达,会被相亲角接受吗?一位大妈上上下下打量了角落里,这位穿着黑T恤,戴着鸭舌帽的男孩,带着审阅地口气问:做什么工作的?即便“这小伙儿长得真漂亮”,最后还是转身就走了。同样来采访的央视同行说:长得好看没有用,这里就要京户、房子、车子。

    一提“相亲角”,这三个字,年轻人都直翻白眼。他们有自己一套价目表和“鄙视链”,属羊是硬伤,高素质、高学历都比不上一个户口......于是没有去过相亲角的我们,被惹怒了,“相亲角的那些父母都是奇葩,太可怕了”,不论是身边还是在网络,评论全部都是一边倒。这家爸妈眼里的中国式相亲价目表,你又在哪一个层?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相亲角的爸妈真的是怪物么?《透明人》第二期的第一集,姜思达想要去相亲角背后的那个真相。

    “这个话题都说烂了,你干嘛还去拍啊?”出发之前,有个朋友这么问思达。很明显,站在大众情绪的反面,吃力不讨好。可是,我们从网络上看到的大量报道里,真的是真相么。“不要随便judge别人,学会理解与尊重。”这是《透明人》的宗旨。而这恰恰是这个社会所缺少的东西。

    睿博妹妹还记得,那时候的《奇葩说》,思达在第一期的时候,还是个坐冷板凳,辩论非常严肃的大男孩,很少的镜头,中规中矩的辩论,如果没有大量的剪刀手和精彩的字幕,他的话大概人家都听不下去。

    然而姜思达悄悄摸摸地,试探着自己的道路。从服装开始个人化风格明显尝试各种不同风格,却绝对不是单纯的博眼球。辩论的状态一扫之前的严肃,多了些妩媚慵懒,好像将观点娓娓道来,一副“你爱听不听,反正我都对”的傲娇样,让人迷得七荤八素。

    后期金句频出,保持清晰的逻辑,还不乏一些可爱幽默的段子。不论是掌控气场的气氛还是叙述论点时的笃定,都震惊了电脑前的所有观众。

    一段13分钟的发言,让对手包括导师集体放弃奇袭收获无数好评,至今都是《奇葩说》里的一段经典。于是几百万人为他疯狂打call,粉丝说他美得特立独行,就是喜欢他敢于说“不”,这种完全不在乎别人评价的样子,活得又洒脱又勇敢的样子。

    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爱着他。——他没有缺点吗?当然有——他优点是什么无可比拟的大优势吗?也不是。但是他真实地做着自己,而且还真实地那么好看。我们都不甘心对这个残酷的世界低头,但是却在日复一日的禹禹独行中,离我们想要的样子越来越远。反抗,成为少数派,这需要很多勇气吧。

    这样的思达,大众认知里,是要理所当然成为某个领域的idol吧。但是当大家问他想当一名网红还是一名艺人时,思达却只说:想当一名内容创作者。为什么一定要往身上贴标签?我可以都是,也可以都不是啊。然后就有了《透明人》。2017年6月27日,《透明人》第一期视频上线。主角是TF boys的粉丝,这个被称为“脑残粉”的群体,有人为偶像花了十几万。有人喜欢到,每一次重要的场合都要在场见证,面对大家的不理解,她们大胆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我开心啊,关你啥事儿!


    第二期,鹿晗经纪人敲着桌子说出憋了很久的话:你们媒体既要拿流量说事,你们还要攻击他们,不是有病么?

    以丑出道的Sunshine组合,被网友喷“辣眼睛”,三个小姑娘翻了个白眼:丑又没让你看,你闭眼不就好了。

    网红工厂的老板,面对大家争议的“Low”、“仿大牌”、“照骗”她都勇敢地正面回应了,但她说,其实每一位红人都很努力,都很爱惜自己的羽毛,她相信有一天大家提到她们,会是一个很正向的感觉

    这些,都是我们不曾看到的背后。他试图给想说但没机会说的人,一些机会和勇气,他先把自己撕开,彻底袒露。他也想把一些大家好奇的点,变得透明,大家不要再戴有色眼镜去评价。

    他说网络上那个“闪瞎”过无数眼、唱歌跑调的Sunshine组合,其实有着坚定的信念。虽然梦想本身没什么好歌颂的,梦想多半疯狂。但梦想的厉害之处在于,它能覆盖住眼前的一切,告诉你:“不要管,看前面。”而我们的身上,太缺少用来梦想的力气了。

    他称TFboys粉丝是“7000万人口的狂热孤岛”,他不是很理解这种狂热的行为,但他选择了尊重。

    “他们找到了如此值得“执迷不悟”的偶像,换而言之,就是他们成功地找到了宣泄爱意的渠道。

    如果追星能够成功解决了他们现实生活中的情感焦虑,解决了每个人天生自带的孤独感,这份追星之旅自然充满个体价值。

    而在孤岛边驻足评议的众人,还没有从这个角度理解世界,理解自己。”

    《透明人》让更多人有勇气站出来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也让我们这些看客学会了,如何尊重每一个人的独特性。

    于是,即便接受来往的人们审视的目光,让人感到很不舒服,思达还是安静的坐在相亲角里,“难道这些把孩子拿出来让人审阅的父母,就舒服了吗?”

    他是辩论高手,他太知道如何说明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但他没有这样做。他只想把真实呈现在你眼前,抛出那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爸妈他们真的是奇葩么:

    没户口,不找!身高165—170,171?太高了吧?!31岁,年纪太大了吧。这些苛刻的条件,真实存在,但是不是每一个在相亲角的父母都是这么奇葩?

    一个混迹全国相亲角的东北大妈,她为自己35岁的高学历儿子找对象。然而因为没有买房,被大伙儿赶到角落去。

    “现在,男生都是要有车、房子、票子。”她愁的受不了,但也没有办法。

    一位北京大叔,是相亲角的常客,却入戏不深。他在镜头面前说出了真心话:

    “他们竟然反问女方有房吗?身高差一公分都不行,还必须要求对方是处女,这不是侮辱人的吗?还真把自己儿子当儿子了。”

    面对女多男少,对方“坐地起价”的做法,北京大叔认为政府应该取缔相亲角,因为它伤害到了很多人。

    第三位母亲,这是她第二次来到相亲角。她是这个群体的少数派:“人这一辈子就30000多天,你难道认为快乐不重要了吗?”她认为家长列出的条件和爱情的关系并不大,而她坚信,两个人的思想境界、品味和意识形态的这个东西的匹配度高一点,对生活的幸福度是最有意义的。他们确实都不是怪物。

    但是我们都在自己的情绪里,忘记了。我们不习惯被人贴标签:“大龄剩女”、“90后脑残”、但我们却都只看到了眼前的角落,忘记了那个被媒体妖魔化的相亲角,那里面的人也不过是普通子女的普通父母。我们不是怪物,他们当然也不是。

    或许他们用了自己的方式爱你,你不喜欢,那就不要逃避、不要偏激,试着去理解对方,再勇敢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让对方也有机会能够理解你。不要再用“你很烦”“我们断绝关系好了”这样的话,永远不要把这样的坏脾气抛给用了另一种方式爱我们的父母。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道歉跟补救。

    试着去理解他们,理解那些你看不懂欣赏不了的东西,理解矛盾背后的本质。然后回过头来把自己的生活过好。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熟个体,可以不被浮华的社会印象洗濯。即便全世界都站到了你的对立面,也别怕,因为恐惧是虚无,没有任何人,可以打败那个真实的、勇敢的你,除了你自己。

    这样,也许这个世界就能变得更美好一点。

    1楼2017-08-29 11:44:37
    (8)
    回复
  • 抢沙发

    22017-08-29
    (0)
    回复(0)
  • 刷新
  • 返回顶部

共有帖子数1

ad